證券時報記者 聶英好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場延續2024年的強勁態勢,憑借良好的融資環境持續吸引內地企業目光。其中,浙江企業表現尤為亮眼,9家浙企成功登陸港交所,以多元化產業布局為資本市場注入新動能,展現出浙江經濟的蓬勃活力。
9家浙企成功赴港上市
上半年港股IPO火熱。據港交所數據,2025年上半年港股共有42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長40%,融資總額創2021年以來新高,超越2024年全年的876億港元。
從地域分布看,浙江成為上半年港股上市企業最多的地區。Wind數據顯示,浙企上市數量達9家,較2024年同期增加7家;募資金額方面,浙江企業IPO募資合計144億元,僅次于福建,且同比增幅顯著(2024年同期僅10.16億元),彰顯浙江企業“走出去”的加速態勢。
就行業分布而言,上半年在港股上市的浙江企業涵蓋醫療、消費、制造業等多個領域,展現出浙江企業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具體來看,上半年赴港上市的9家浙江企業分別為腦動極光-B、新吉奧房車、古茗、綠茶集團、派格生物醫藥-B、三花智控、圣貝拉、曹操出行、泰德醫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以來,浙企在港股上市的速度顯著加快。三花智控、曹操出行和圣貝拉三家公司,分別在6月23日、6月25日和6月26日登陸港股。其中,三花智控是全球熱管理領域的隱形冠軍;吉利旗下出行平臺曹操出行是目前港股最大的出行平臺;圣貝拉號稱“月子界愛馬仕”。
符合香港市場“審美”
今年上半年在港股成功上市的浙江企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港股市場投資者的“審美”。例如,在香港投資者看重的新消費領域,出現了來自浙江臺州的古茗。
2月12日,古茗在港交所鳴鑼上市,發行價為9.94港元/股,成為繼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后的“新茶飲第三股”。上市首日,古茗開盤價為10港元/股,市值一度超230億港元。按2023年的商品銷售額(GMV)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門店數量計,古茗是中國最大的大眾現制茶飲店品牌。2024年前9個月,古茗的GMV達到166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20.4%。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分析,港股投資者喜愛具有品牌優勢、穩定現金流和高效運營能力的新消費企業。這些企業的營收及凈利潤保持高速增長,受到廣大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歡迎,上市后公司股價表現理想,出現了較大的賺錢效應。
今年以來,A股龍頭企業來港上市成為新趨勢。浙江紹興企業三花智控的上市,正是A股龍頭企業加快赴港上市的典型案例。
6月23日,三花智控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三花智控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調控制元器件和領先的汽車熱管理系統零部件制造商。本次港股上市,三花智控全球發售股份總數為4.14億股,發行價為每股22.53港元,籌資約92億港元,發行市值超910億港元。此次IPO共引入17家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約5.62億美元(約44.12億港元)。
德勤報告顯示,目前有近70家A股公司計劃“A+H”上市,今年已上市的寧德時代、恒瑞醫藥、海天味業、三花智控等行業龍頭的募資規模,占港交所上半年總集資額近70%,成為新股市場“壓艙石”。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華東區上市業務合伙人鮑捷表示,鼓勵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簡化A股公司的申請上市程序等,成為推動香港新股市場走強的動力。
連接境內外資源
今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資額奪得全球第一。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以1021億港元的IPO融資額奪得全球第一,納斯達克和紐交所緊隨其后,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別排名第七、第八。
上半年港股市場表現亮眼,一方面緣自國際資金助力,另一方面離不開內地與香港的政策支持和上市制度優化措施。具體來看,內地監管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內企業依法依規赴境外上市,港交所持續優化上市條件和審核流程、縮短問詢周期,為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提供了便利。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全球資本配置中國資產的核心樞紐,而港股IPO市場通過連接境內外資源,為全球資本參與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高效透明的對接平臺,企業與資本實現“雙向奔赴”。
業內人士指出,從行業角度看,港股市場的國際化屬性可為企業提供直接支持。作為連接全球資本的重要平臺,赴港上市能有效助力企業拓展多元化海外融資渠道,加速全球化戰略布局和提升全球產業鏈協同效率。
2025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場有望繼續保持熱度。德勤預計,2025年港股IPO融資額有望達2000億港元,主要集中在科技、傳媒及消費領域。歐振興表示,目前香港有超過170宗正在處理的上市申請個案,預計2025年香港新上市公司達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