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30日,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拉斐爾·博斯蒂克表示,關稅可能會對商品價格產生漸進式影響,而不是一次性沖擊,這可能導致通脹上行壓力更為持久。
博斯蒂克表示,他在今年的預測中只寫入了一次降息,2026年則預計有三次降息,但他也表示這些預測存在不確定性。
博斯蒂克重申,目前沒有足夠的信息可以支撐調整利率。
目前,美聯儲官員之間已經出現了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何看待關稅對通脹的影響。
本月早些時候,美聯儲政策會議發布的預測顯示,有10位官員認為應當忽略關稅帶來的價格影響,預計今年至少會降息兩次。但有7位官員預計今年不會降息,他們更擔心關稅可能導致更持久的通脹壓力。
兩位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和米歇爾·鮑曼表示,如果通脹保持溫和,他們將支持最快在7月就降息。但許多官員對此提出異議,稱他們預計會將利率維持在當前水平直至秋季,以觀察關稅將對通脹產生多大影響。
納指與標普500指數再創新高
當地時間6月30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道指漲0.63%,納指漲0.47%,標普500指數漲0.52%,納指與標普500指數均創下歷史新高。
美股上半年收官,納指半年累計漲5.48%,道指累計漲3.64%,標普500指數累計漲5.5%。
油價后市怎么走?
6月23日以來,國際油價大幅回調,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從78.85美元/桶跌至目前的66美元/桶附近,跌幅超15%。
“原油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地緣風險溢價消退,市場看漲情緒降溫、重新回歸基本面定價。目前,中東沖突緩和,疊加有市場消息稱OPEC+預計將在8月份繼續維持41.1萬桶/日的增產計劃,市場預計原油供應轉向寬松,因此220萬桶/日的增產目標預計將提前完成。此外,特朗普公開呼吁壓低油價并敦促頁巖油企業增產,疊加以伊沖突期間盤面投機資金獲利了結,布倫特原油期貨凈多頭頭寸減少8萬手加劇盤面跌勢,因此價格回落至沖突前的水平。”國貿期貨能源化工研究中心經理葉海文說。
據浙商期貨能化研究員張澤宇介紹,截至6月底,原油市場呈現供強需弱的基本面格局。供應方面,根據OPEC+月報數據,5月OPEC+增產18.3萬桶/日,其中沙特增產17.7萬桶/日,伊朗、伊拉克、委內瑞拉以及哈薩克斯坦的產量有所下降,因此整體增產力度并未達到預期。不過,從中長期來看,中東地區原油產量將持續增長。另外,非OPEC+成員國方面,以美國、巴西、加拿大為主的新興產油國產量持續增加。根據EIA最新數據,美國原油產量維持在1343.50萬桶/日。
當前,WTI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強于布倫特原油期貨,原因在于美國進口原油數量下降、凈出口增加,商業原油庫存持續下降。疊加北美煉油需求處于旺季,WTI原油期貨價格持續走強,WTI原油期貨和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價差處于1.39美元/桶的低位水平。
葉海文告訴記者,6月中旬EIA及IEA同步下調了世界原油需求增長預期,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分別為72萬桶/日和80萬桶/日,主要原因在于貿易戰導致全球經濟活力減弱,以及新能源汽車逐步替代燃油車導致OECD國家需求下降。盡管美國戰略原油儲備處于1984年來的最低水平(40229萬桶),但目前補庫需求尚未顯現。
“地緣風險溢價逐步回吐、原油回歸基本面定價等因素使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目前全球原油庫存處于歷史同期偏低位置,對油價存在一定的支撐。若后期俄烏和談、巴以和談出現積極進展,原油價格可能進一步下跌,但預計下跌空間有限。”張澤宇說。
張澤宇認為,阻礙油價進一步下跌的因素有三個:一是原油庫存相對較低。二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原油消費國美國和中國的煉廠開工率有望邊際走高。6月,中國獨立煉廠開工率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主營煉廠也逐步復產,目前主營煉廠開工率為79.83%,去年同期為74.5%。美國煉廠開工率繼續提高,目前為94.7%,去年同期為92.2%,美國逐步進入汽油需求旺季。三是60美元/桶的WTI原油期貨價格觸及頁巖油成本價,下跌空間有限。
“當前原油市場地緣風險溢價已大幅消退,疊加OPEC+持續增產與全球需求萎縮,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短期內美國夏季出行旺季以及亞洲地區航空燃油及汽油需求增加或為油價帶來一定的支撐,預計油價將維持震蕩格局,等待消息面進一步指引。中長期油價仍將維持下行趨勢,預計下半年將下探至60美元/桶。”葉海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