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數字資產發展將迎來新起點。
6月29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司長隨筆《亞洲新時代》,文中提到:“金融科技在跨境貿易應用的潛力巨大,目標是解決跨境支付速度慢、成本高等長期存在的痛點,在支付領域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而上周發布的《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四個支柱之一便是‘推進應用場景及跨界別合作’,當中提到穩定幣是在傳統金融系統以外提供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有潛力為支付及資本市場活動帶來變革,包括跨境支付。”
近日,中國香港特區政府發布了《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下稱《政策宣言2.0》)。多位受訪人士表示,《政策宣言2.0》的發布標志著香港數字資產發展從制度準備階段邁入技術嵌入與場景推進階段,意味著政策重點從準入導向轉向系統性生態建構。
具體來看,《政策宣言2.0》提出“LEAP”框架,重點包括優化法律與監管、擴展代幣化產品種類、推進應用場景及跨界別合作、人才與合作伙伴發展四個方面。
陳茂波表示,數字資產是金融科技重要且極具發展潛力的一環,通過區塊鏈技術,賦能更高效和更低成本的金融交易,讓金融服務更普惠包容。通過結合穩慎的規管和鼓勵市場創新,構建更蓬勃、與實體經濟和社會生活相結合的數字資產生態圈,為經濟和社會帶來效益,同時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
HashKey Group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肖風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政策宣言2.0》在三大方面展現了深遠的制度創新:
一是穩定幣監管明確時間表: 2025年8月1日,香港將正式實施穩定幣發牌制度,成為全球少數為穩定幣提供“落地通行證”的司法轄區,為穩定幣的合法化和標準化奠定了制度基礎。
二是RWA代幣化成為重點方向: 政府將現實世界資產(RWA)的代幣化視為重點產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打破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邊界。
三是代幣化產品稅收優惠重塑規則,此舉對金融市場規則進行了重大重塑,有望進一步吸引國際資本流入香港。
“這些變化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香港不僅是支持Web3的創新,還致力于將Web3技術深度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真正將其轉化為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表示。
香港注冊數字資產分析師學會董事于佳寧在接受采訪時同樣強調了RWA代幣化的重要意義。對于《政策宣言 2.0》中提到的“黃金、有色金屬、可再生能源資產的數字映射”,他認為,此類資產本身具有價值穩定、物理確權與流通渠道成熟的特點,疊加代幣化技術,有助于在傳統貿易與鏈上結算之間建立直接接口,從而擴大香港在全球大宗商品金融中的節點功能。
《政策宣言2.0》發布的第二天,HashKey Chain就宣布攜手廣發證券(香港)推出首個代幣化證券。此外,界面新聞記者還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已經有相關數字交易平臺在進行貴金屬代幣化產品研發,在不久的將來,或許能看到更多品種代幣化產品入市。
界面新聞注意到,陳茂波在網志中還提到,穩定幣的法例將在今年8月1日生效,特區政府及金融監管機構將致力營造有利的市場環境,配以必要的監管措施,推動發行人把穩定幣應用推展至不同場景,助力解決企業經商以至市民生活中的實質痛點。
穩定幣也是《政策宣言2.0》的重點。據了解,當前穩定幣正從“工具型貨幣”進化為“基礎設施貨幣”。近期,美國財政部長在參議院穩定幣法案通過時提到,到2030年,全球將會有3.7萬億至3.9萬億美元的穩定幣流通量,這是一個超越大部分國家金融體量的巨大增量市場。
而此次香港特區政府對穩定幣應用積極引導的態度顯得尤為重要。于佳寧對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相比單一準入制度,實質性鼓勵以穩定幣為支點的金融創新與公共服務優化,表明香港愿意在實際操作層面擔任先行者角色。”
在肖風看來,香港的制度設計非常清晰,對穩定幣發行人設置了法定儲備金管理、兌換機制與風險審慎要求等規則。這不僅讓穩定幣從技術人的“俱樂部協議”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也使其成為一種兼具法定屬性與技術屬性的貨幣,能夠被銀行、跨境結算系統以及公共部門普遍接受。
《政策宣言2.0》公布后,相關業界下一步關注的重點政策會是什么?于佳寧認為或許會聚焦在兩個議題上,一是數字資產交易服務提供者與托管服務提供者的監管細則;二是代幣化資產,尤其是ETF與現實世界資產RWA在二級市場交易規則與稅務處理上的具體落實路徑。“這兩個問題分別對應市場準入與流通效率兩個關鍵維度,其不確定性的解除將直接影響業務模型、合規成本和資本配置的可行性判斷。”
他指出,行業主體當前最為關注的,是圍繞上述核心板塊的操作性條文何時公布、是否具備足夠的清晰度與可行性,是否能夠建立一個可執行、可接軌、可預期的制度路徑,這也決定著宣言內容由愿景向實際市場行為的過渡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