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進醫保,怎樣又優質又劃算?
      來源:工人日報作者:陳丹丹2025-06-30 08:58

      閱讀提示

      當前,一些中藥材價格虛高,部分中藥材藥效差距大,患者難以辨別。記者采訪了解到,中藥材的價格受到藥材產地、炮制方法、市場供需關系等多重因素影響,而患者個體差異、中醫師學術流派與經驗、藥材質量與供應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中藥處方的差異。

       

      “抓7天的中藥花了好幾千元,價格合理嗎?”近日,來自陜西的劉女士向記者反映,備孕期間為調理身體去一家中醫館就診,醫生開具了藥方,“7天一個療程,費用8000余元,醫保報銷了1000余元。”

      記者采訪發現,劉女士的經歷并非個案。近年來,隨著中醫藥消費持續升溫,相關行業的部分亂象致使患者陷入“買不起、信不過、買不到”等困境。

      人民數據研究院今年發布的《中醫藥零售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不夠好”“不夠省”等是中醫藥零售行業發展的顯著痛點。具體來看,一方面,部分中藥材藥效差距大,患者難以辨別;另一方面,一些中藥材價格虛高,部分零售渠道加價數倍。

      對此,有參保人認為,一些定點醫療機構開具的中藥價格較高、療效不夠明確,讓人“吃不消”。

      7天中藥花費數千元

      今年4月,因備孕期間身體不適,劉女士來到住處附近一家私立中醫館就診。醫生問診后,為其開具了7天共14劑的調理方,包含炒酸棗仁、龍骨、砂仁等37味中藥材,總費用8000余元,醫保報銷1000多元,“幾個療程下來要花數萬元,花費不低。”

      “現在的處方還是醫生在詢問我的收入后減去一些藥材的版本,最開始的處方費用預估1萬元左右。”劉女士拿著醫生開具的這副處方到另一家中醫館咨詢,對方稱同等劑量的中藥材費用為1000余元。

      《報告》調研數據顯示,在中醫藥零售行業,超過60%患者因中藥材價格過高轉向非正規渠道,進一步加劇市場混亂。以連翹為例,種植戶收購價為每公斤38元,但經過層層流通加價,終端零售價飆升至每公斤215元,價差達4.7倍。

      在中藥材費用之外,“藥材名雖同,療效大不同”也是許多患者的真實體驗。今年5月,來自江西的姚女士曾至某中醫館治療氣血不足,醫生開了10天的中藥,費用1340元,“后續又吃一個來月的中藥花了五六千元,咋沒啥效果?所以我不打算再吃了。”

      “每副藥材都是很大一份,一般的煎藥鍋放不下,要用4L的煎藥鍋煎制。”讓姚女士感到不解的是,“一副調理氣血的中藥劑量為何這么大?而且醫生說藥方是祖傳秘方、無法提供,所以也不知道到底開了哪些藥材。”

      有中醫藥行業業內人士坦言,當前中藥材市場存在監管滯后、追溯體系缺失等問題,患者難以辨別藥材優劣,“部分商家以次充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最終損害的是行業的公信力。”

      多重因素影響中藥材價格與藥方

      近年來,不少地區加強對醫保基金使用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的亂象。例如,2024年9月,廣東省醫保局發布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典型案例。經檢查,廣東省陽江市某中醫醫院存在超標準收費、超醫保支付范圍、過度診療等違法違規行為,涉及醫保基金909萬余元,該醫院被責令退回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并繳納罰款。

      “中藥材是否有統一價格和療效標準?”“部分高價中藥材是否為治療必需?”……對于患者的這些疑問,受訪專家介紹,中藥材的價格及處方受到多重因素影響。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在接受《工人日報》采訪時表示,藥材產地、炮制方法、市場供需關系等均有可能影響中藥材價格。比如,優質的道地藥材往往質量好,價格也相對較高,經過復雜炮制工藝的藥材價格一般會高于未炮制的藥材。此外,如果某種藥材市場需求大而產量有限,價格也會上漲。

      “患者個體差異、中醫師學術流派與經驗、藥材質量與供應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中藥處方的差異。”鄧勇表示,不同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不同,各中醫流派及中醫師的臨床經驗存在差異,醫生需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處方。

      在陜西某中醫館任職的醫生張佚向記者展示了其開具的部分藥方,一些療程為7天的藥方費用為300元至500元。“對于常見病的藥方,藥材種類一般在18味以內,一周的中藥價格多在幾百元。同時,藥方并非一成不變,需要根據患者反饋和療效及時調整。”

      “對于部分必需的高價藥材,我們會建議患者自行購買。”張佚認為,中醫診療機構可以嘗試推廣新型績效考核方式,如根據患者的復診率而非中藥材費用考核醫師績效。

      完善適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政策

      記者注意到,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21年發布《關于醫保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強中醫藥服務價格管理,將適宜的中藥和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完善適合中醫藥特點的支付政策并強化醫保基金監管。

      長期以來,部分中藥因療效和安全性不確切受到質疑。那么,怎樣判斷某類中藥是否應納入醫保藥品目錄?鄧勇分析認為,首先應看臨床療效,需有充分的臨床研究證據,表明該藥對特定病癥有確切療效。其次,中藥相關不良反應需明確且可控,確保長期使用具備較高安全性。此外,應考慮藥物的成本效益比,確保其在醫保基金承受范圍內。應與國家中醫藥發展政策、醫保政策的方向一致,如鼓勵支持具有民族特色、傳統優勢的中藥進入醫保目錄。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提出,醫保藥品目錄要充分考慮藥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經濟性,確保納入目錄的藥品是臨床必需,此外應充分考慮中藥特點,優質優價。

      鄧勇建議,為構建適合中醫藥行業科學發展的醫保體系,應開展高質量的臨床試驗,為中藥的療效和安全性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統一中藥質量標準、確保藥材質量穩定,便于醫保部門評估和管理。同時,應當成立專業的中醫藥專家委員會,對申請醫保的中藥進行全面評估,綜合考慮臨床價值、經濟價值等因素。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王岳表示,中藥進入醫保藥品目錄應當遵循“可替代性原則”,“換句話說,如果能夠采用西藥等解決的臨床問題,應當盡量選擇成本較低的西藥。”

      “此外,應建立科學的評估遴選機制,由專業人士評估藥品的療效及安全性,以此判斷某類藥品能否進入醫保。”王岳說。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一本`|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影视|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男男|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 丁香色欲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久久| 92国产福利久久青青草原|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成人伊人青草久久综合网破解版|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浪潮|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成人永久免费播放| 91热久久免费精品99|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久久一本人碰碰人碰|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久久久久久成人毛片免费看| 日韩十八禁一区二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