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由中國企業評價協會、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主辦的“2025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二十三屆產城融合投融資大會”召開。
會上,中指研究院發布了《2025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房地產上市公司總資產規模連續三年負增長,降幅擴大。房地產上市公司總資產均值為1489.2億元,較上年下降11.5%,降幅較上年擴大2.6個百分點;凈資產均值為328.6億元,較上年下降12.6%,降幅較上年擴大5.0個百分點。凈資產為負的企業13家,2022年—2024年,資不抵債的企業數量逐年增加。
此外,央企和地方國企轉為縮表,民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縮表幅度更大。2024年,央企、地方國企、混合所有制企業、民營企業總資產均值分別同比下降5.5%、3.4%、11.9%、17.6%,分別較上年降幅擴大6.4、11.8、1.0、1.6個百分點,地方國企和央企上年同期總資產均值同比小幅增長,年內轉為負增長,行業內不同所有制性質房企普遍進入縮表進程。
從總資產結構來看,報告認為,上市房企拿地謹慎,存貨規模加速下滑;受銷售下降和融資受限影響,貨幣資金規模連續三年下降;上市房企權益性投資規模降低,持有性物業投資速度放緩。市場仍在筑底階段,優質地塊持續推出,“好房子”建設加速,各項資產仍有可能繼續下滑。
在投資價值方面,報告認為,2025年一季度,新房市場延修復態勢。隨著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落位,疊加“好房子”項目供給增加,預計核心城市市場將繼續修復。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將更加關注企業可持續運營能力,保持穩健運營、聚焦核心城市,保持投資強度、具備不動產運營能力的企業更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會上,中指研究院還發布了《2025中國物業服務上市公司TOP10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至今,共有兩家國資物企成功登陸港交所主板市場。泓盈城市服務與經發物業分別于2024年5月、7月成功上市,彌補了湖南省及陜西省無上市物企的空白,兩家企業共計募集資金約2.53億港元。此外,6月,港譽智慧城市服務在正式完成更名及更換管理層等一系列動作后,正式被納入資本市場物業板塊。整體來看,物業板塊IPO市場熱度進一步下降。
報告認為,當前,物業管理行業正處于深度變革期,市場競爭加速分化,行業格局有望重塑。頭部物企憑借規模優勢、品牌效應及多元化服務能力,將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2024年,披露管理面積數據的上市公司中,管理面積前十的企業在管面積總額達52.42億平方米,市場份額約占16.69%,較上一年提升0.51個百分點。未來,行業集中度或將進一步提升,頭部企業有望通過市場拓展、并購整合以及戰略合作等方式持續獲取優質項目,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