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亮“成績單”:向“新”力十足 政策驅動下業績顯韌性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程丹2025-04-30 22:43

      隨著年報季的收官,上市公司亮出了“成績單”。

      截至2025年4月30日,除十余家公司外,滬深共51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總的看,2024年上市公司業績保持韌性,四分之三公司盈利,五成利潤增長。

      管中窺豹,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體現出了不少新意:AI浪潮引領科技創新,去年三季度以來在系列穩增長政策推動下,金融業加速回暖,居民消費持續恢復,出行物流日益火熱,出口出海進程加速,帶動上市公司業績顯韌性,一季報營收利潤增速改善,業績持續修復。同時,資本市場改革措施持續顯效,上市公司分紅回購再創新高,退市常態化推動上市公司提質增效,化債清欠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

      亮點一:四分之三公司盈利 五成利潤增長

      統計顯示,2024年,滬深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71.8萬億元,同比小幅下滑0.7%;凈利潤5.2萬億元,同比下滑2.3%。74%的上市公司實現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長。

      分板塊看,滬主板凈利潤同比增長2.7%,28個實體大類行業中,農林牧漁、電子、交通運輸、汽車、商貿零售等行業增幅靠前。金融業實現凈利潤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較三季報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相當于GDP的56.0%,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相當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54.9%,上市公司作為國民經濟壓艙石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分行業來看,金融業業績加速回暖,增厚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安全墊”。2024年四季度,穩增長政策發力下,資本市場延續良好預期。受市場交投火熱、債券價格上漲等利好因素影響,券商、保險公司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6.0%、110.0%,增速較三季報提升17.4、6.8個百分點。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較三季報下降1個BP至1.15%,凈息差下行速度趨緩,全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0.1%、2.3%,較三季報提升1.1、0.9個百分點。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將顯著增強防風險和貸款投放能力,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安全墊更加厚實。

      同時,促消費政策持續顯效,商品消費穩步增長。2024年,全國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以舊換新”“國補”政策激發居民部分耐用品消費需求,家用電器、汽車行業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1%、11.1%,較三季報提升1.7和1.5個百分點,海爾智家、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凈利潤同比增速均超10%。中國汽車產銷量再創新高,連續16年穩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較2023年提升9.3個百分點至40.9%,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82.8%。

      基本生活類消費表現穩健,受豬周期利好與降本增效雙重驅動,養殖和飼料公司大幅扭虧,牧原股份、海大集團凈利潤分別增至178.8億元、45.0億元。食品飲料行業繼續發揮消費壓艙石作用,凈利潤同比增長5.6%。白酒延續業績高確定性,貴州茅臺營收和凈利潤持續15%左右穩健增長。軟飲料、休閑食品、調味品行業多點開花,東鵬飲料、三只松鼠、海天味業凈利潤分別增長63.1%、85.5%和12.8%。

      社會出行逐漸修復,客運貨運日益活躍。地方消費券政策陸續推出,帶動居民出行持續修復,全國公路、水路、民航客運量分別同比增長7.0%、0.8%、17.9%。交通運輸行業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11.5%,較三季報提升4.7個百分點。機場、航空公司業績持續向好,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5.6%、69.3%。白云機場旅客吞吐量7637萬人次,同比增長21%,京滬高鐵凈利潤127.7億元,同比增長10.6%。旅游景區行業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2.0%,行業趨向頭部集中,宋城演藝凈利潤扭虧并大幅增長至10.5億元。生產流通逐步活躍,2024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5.8%。快遞行業上市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1.7%和22.7%,順豐控股凈利潤上漲23.5%。航運港口行業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31.0%,受海運價格上漲利好,水上運輸行業公司中遠海控凈利潤同比增長105.8%。

      出口出海進程加速,境外業務收入持續增長。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規模再創新高,同比增長7.3%,實體上市公司境外業務收入占營收比重達14.3%,較2023年提升1.2個百分點。出口對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依賴度下降,高技術制造業出口亮點頻現。通信、汽車、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行業的境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在10%—30%之間。光模塊公司中際旭創境外收入207.2億元,同比增長128.3%。比亞迪海外銷量41.7萬輛,同比增長71.9%。歌爾股份電子元器件銷量49.6億只,同比增長15.74%。百濟神州產品澤布替尼2024年成為首個躋身全球“10億美元俱樂部”的國產創新藥。商品出口加速轉向業務出海,2024年底,63.0%的上市公司積極布局海外業務或產能,較年中增長2.1個百分點。億緯鋰能匈牙利近百億元乘用車大圓柱電池項目獲建設許可。廈鎢新能與法國ORANO集團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議,電池正極、前驅體項目總投資達15億歐元。

      亮點二:AI技術革命持續深化 新質生產力激活創新密碼

      AI技術革命持續深化,帶動電子通信上下游維持高景氣。AI大模型技術日益成熟,帶動全球半導體周期向上修復。半導體、消費電子行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7.2%、8.0%,帶動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3.2%、12.9%,高居各行業前列。國內“人工智能+”行動持續推進,算力及終端應用需求快速增長。AI算力龍頭海光信息、浪潮信息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52.9%、28.5%,AI存儲器公司兆易創新凈利潤同比增長584.2%,智能穿戴領域恒玄科技凈利潤同比增長272.5%。供給下降預期、下游消費電子需求增長帶動銅、鋁價格大漲,工業金屬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長30.6%。華勤技術、藍思科技、工業富聯營收分別增長28.8%、28.3%和27.9%,拉動工業金屬龍頭紫金礦業、洛陽鉬業、中國鋁業凈利潤分別增長51.8%、64.0%、85.4%。

      新質生產力激活創新密碼,研發投入保持高位。截至2024年底,超半數上市公司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上市公司中超八成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生物、節能環保、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八大行業,新質生產力持續賦能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上市公司是技術創新的主力軍,研發投入已占全國企業研發支出的半數以上,專利數量占全國專利數量的近1/3。2024年,實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合計1.6萬億元,同比增長3.1%;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研發強度)的2.6%,較2023年提升0.1個百分點。研發強度大于10%的公司家數占比16.1%,較2023年提升0.3個百分點。科創板研發費用同比增長7.9%,研發強度保持在10.8%的高位。上市公司接續攻堅科技創新難題。中國中車發布最新一代CR450動車組樣車,繼續引領全球先進水平。中國交建勇當開路先鋒,成功研制“天山號”“勝利號”硬巖挖掘機,將穿越天山的時間從3小時縮短至20分鐘。

      另外,上市公司回款速度加快,現金流壓力有所緩解。2024年四季度,財政推出“6+4+2”萬億地方化債組合拳,進一步為地方發展減負擔、增動能,年報顯示地方化債、清欠工作持續顯效。

      亮點三:上市公司分紅回購再創新高,回報投資者力度持續加大

      在新“國九條”大力推動分紅背景下,2024年3472家滬深上市公司宣告年報現金分紅,金額合計1.66萬億元。疊加前期中期分紅,2024財年分紅金額合計2.39萬億元,同比增長7.2%,滬深300股息率3.59%,均創歷史新高,為投資者帶來“穩穩”的幸福感。

      把時間拉長看,近五年來,兩市累計分紅超10萬億元,分紅金額連續五年超過當年再融資額。2024年共985家上市公司宣告中期分紅,金額合計6994.7億元,家數、金額分別為2023年的4.3倍、2.7倍,貴州茅臺、長江電力等“現金奶牛”實現歷史首次中期分紅,三七互娛、玲瓏輪胎年內宣告三次中期分紅,邁瑞醫療、順豐控股等60家公司年內宣告兩次中期分紅,336家公司披露2025年中期分紅安排,同比增加154.6%,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可預期性進一步增強。國有企業繼續發揮分紅主力軍作用,近千家國企2024財年合計分紅1.5萬億元,占全市場的62.8%。其中,六大行分紅4206.8億元、“三桶油”分紅1819.7億元、三大運營商分紅1293.7億元。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積極性也進一步提升,2024年共披露1470單回購計劃,金額合計2123億元,分別是2023年的2.1倍和1.5倍。

      亮點四:常態化退市局面逐步形成,推動上市公司提質增效

      2024年,55家上市公司平穩退市;截至4月30日,2025年共有22家公司確定退市。其中,重大違法類退市2家,財務類退市9家,交易類退市8家,主動退市公司3家,多元化退出渠道不斷暢通,資本市場吐故納新持續顯效。在退市新規震懾下,多家公司主動提質增效。

      業內人士預計32家公司將在今年5月底前撤銷風險警示,這些公司通過聚焦主業、內控整改、破產重整、融資重組等方式改善基本面,實現風險化解與質量提升。通過出清與救助并舉,不斷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整體向好。

      校對:高源

      責任編輯: 楊國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鸭王1|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国产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久久综合色之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6|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青青草原精品99久久精品66|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三级三级久久三级久久|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