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合并后的國泰海通(601211.SH)重組上市,這艘萬億級券商航母的一舉一動備受行業關注?!督洕鷧⒖紙蟆酚浾攉@悉,多名原屬于海通證券的資深保代,近期因某些原因不再負責上市公司的持續督導。
為何集中變更資深保代?如何強化內控合規等關鍵環節?《經濟參考報》記者針對以上問題多次致電國泰海通,并發送采訪提綱。國泰海通證代處表示不負責媒體對接,需采訪品牌部門,但記者多次致電均未能與品牌部門取得聯系,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資深保代集中變更
從近期一系列上市公司的公告可知,國泰海通多名資深保代出現了工作變動的情況。
4月8日,成都普瑞眼科公告稱,近日收到國泰海通更換公司持續督導保薦代表人的相關函件,原保薦代表人朱玉峰因工作安排原因,無法繼續從事對公司的持續督導工作。國泰海通現委派保薦代表人李沁杭接替朱玉峰繼續履行持續督導工作。
這成為一系列持續督導保代變更的開始。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4月中旬起,天準科技、儒競科技、天永智能、豪森智能、奧銳特、國義招標等陸續發布了變更持續督導保薦代表人的公告。梳理這些公告中的共同點不難發現,變更的保代均來自原海通證券投行部門。
其中,天準科技和儒競科技涉及更換的保代均為鄭瑜。對于更換持續督導保薦代表人的原因,天準科技給出的理由是因個人原因,儒競科技給出的理由則是因工作安排。天永智能和豪森智能涉及更換的保代均為曲洪東,更換的原因均為工作安排變動。
而奧銳特和國義招標所涉及更換的保代則均為林增進。對于更換持續督導保薦代表人的原因,奧銳特給出的理由是工作變動,國義招標給出的理由則是林增進因個人原因離職。接替奧銳特和國義招標持續督導工作的,是同樣來自原海通證券投行部門的龐軍。從公開信息來看,該名保代可能較為年輕,2025年1月才首次登記為保薦代表人。
更換原因令人生疑
進一步梳理上述或因個人原因或因工作變動而更換的保代履歷不難發現,這些人普遍在原海通證券投行任職時間較長。
以鄭瑜為例,中國證券業協會信息顯示,其2010年首次在海通證券登記為一般證券業務,2014年2月登記為保薦代表人。保薦項目有7單,包括儒競科技、揚電科技、睿昂基因、中芯國際、天準科技和佳力圖等6家公司的首發項目,以及北特科技的非公開增發。
曲洪東的從業時間則更久,最初在興業證券工作,2009年加入海通證券,2012年登記為保薦代表人,先后保薦了銀龍股份、天永智能、豪森智能、王力安防等首發項目,以及日發精機、百聯集團及豪森智能非公開發行項目。
朱玉峰同樣是海通證券的一員老將,2008年在海通證券登記為一般證券業務,2012年登記為保薦代表人,先后保薦了上海愛建集團的非公開發行項目,以及上海羅曼照明和成都普瑞眼科的首發項目。
據不完全統計,上述幾名資深保代中,僅有鄭瑜曾在2021年,因作為北特科技2015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持續督導的保薦代表人未勤勉盡責充分履行審慎的核查程序,被上海證監局出具警示函。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的公開信息,其余幾人在效力期限內未出現與項目有關的負面執業聲譽信息。
這也加深了市場的疑惑,為何原屬于海通證券的資深保代,在聲譽表現較為良好,且執業經驗較為豐富的背景下,在短期內遭遇集中變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幾名保代中,林增進曾在今年1月被深交所通報批評。2022年6月24日,創業板IPO優巨新材被受理,最終于2024年4月19日因撤單被終止審核。林增進作為項目保薦代表人因未審慎核查等違規情況,被深交所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并記入誠信檔案。
從林增進的履歷來看,相較上述幾名原屬海通證券的資深保代,其在海通證券的任職時間并沒有那么長,其于2015年至2020年在國元證券任職,2020年11月才在海通證券登記為保薦代表人。
業務整合能力待考
作為新“國九條”實施以來頭部券商合并重組的首單,在國泰海通“萬億級券商航母”“上市券商最大整合案例”等諸多矚目光環的背后,如何盡快實現業務整合以及強化內控合規等關鍵環節的治理,同樣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合并重組后的國泰海通,除了總資產和凈資產規模躍居國內行業第一,在從業人員數量方面同樣遙遙領先。
以投行業務為例,完成重組后的國泰海通在保薦代表人數量方面高達809人,與中信證券的600人、中信建投的558人和中金公司的475人相比,在數量上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
在業務規模方面,Wind數據顯示,2024年,國泰君安、海通證券IPO項目承銷金額分別為45.76億元、43.16億元,按項目上市日統計,分別排在市場第5、6名,實力可謂旗鼓相當。根據此前公告,海通證券過往承接的投行業務由國泰海通繼續執行,存量客戶與業務整體遷移并入國泰海通。
無論是人員規模還是投行實力,曾經的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都是業內當之無愧的佼佼者。合并后的國泰海通如何在保證IPO質量的前提下,實現核心業務的融合以及從業人員的安置整頓,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此外,在監管持續壓嚴壓實“看門人”責任的大背景下,內控合規更是國泰海通不容忽視的挑戰。近期,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發布的證券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執業質量評價結果中,國泰君安和海通證券在綜合排名中分別位列第12名和第16名,均未能進入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