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00750)連放大招,發布了多款電池新品。
4月21日,寧德時代舉辦主題為“邊界覺醒”的超級科技日活動。在活動現場,寧德時代首先推出了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據介紹,該款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達到800公里,峰值充電倍率接近12C,峰值充電功率超過1.3兆瓦,可以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520公里”。
而在零下10℃的低溫環境下,僅需15分鐘,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就能從5%充電至80%,比當前行業最高充電水平提升了100%。在虧電狀態下,該產品依然具備830kW的輸出功率,可適配兆瓦級充電樁。
此外,寧德時代還發布了命名為“鈉新”的鈉離子電池品牌。
據悉,寧德時代鈉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將于今年6月正式量產。一汽解放(000800.SZ)是寧德時代鈉新24V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的合作伙伴。
據寧德時代國內乘用車、商用車CTO高煥介紹,寧德時代的鈉離子電池可以在多面擠壓、針刺貫穿、電鉆穿透和電池鋸斷等實驗之下,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寧德時代鈉新是全球首個大規模量產鈉離子動力電池,混動車型純電續航超過200km,純電車型續航里程超過500km。”高煥透露道,鈉新品牌還包含乘用車動力電池產品,將于2025年12月量產。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鈉新的兩類產品均可實現零下40℃至零上70℃的全溫域適配,旨在補足電池在極寒環境下的應用短板。
高煥認為,寧德時代鈉新電池的研發、量產,有望有效降低對鋰資源的依賴,構建更安全、更低碳的新型電池產業生態。同時,鈉新電池的推出,還可以緩解北方地區的低溫痛點,推動電車在北方及其他高緯度地區的普及。
此前,寧德時代財報業績說明會上就曾透露,公司正加速推進第二代鈉離子電池的研發進程,其性能指標已逐步逼近磷酸鐵鋰電池。
財信證券研報指出,未來隨著鈉離子電池產業鏈的逐步成熟和成本降低,鈉離子電池在相關領域的滲透會繼續加速。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次科技日活動現場,寧德時代還放出大招,推出了驍遙雙核電池。
據悉,驍遙雙核電池是寧德時代雙核架構、自生成負極技術深度融合的重磅產品。雙核架構,意味著電池包擁有兩個強大的“獨立能量區”,同時具備五大雙核功能,包括高壓雙核、低壓雙核、結構雙核、熱管理雙核以及熱失控安全防護雙核,能確保動力輸出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安全性。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這種雙核設計和軟件的智能協同將在未來L3、L4級智駕時代為整車提供更穩定可靠的供能保障。其中“自生成負極技術”則是原子層級的顛覆性突破,可讓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可在同樣的電池包空間內配置更多的電量,支撐起更長的續航。該技術可以靈活適配各種材料體系,當搭配三元體系時,能量密度最高可提升至1000Wh/L以上。
寧德時代方面透露道,驍遙雙核電池首創的“電電增程”技術,能夠結合車輛的行駛狀態和用戶駕駛習慣,智能調控兩個能量區的分配策略。主能量區可以根據用戶的駕駛習慣與場景,適配不同化學體系的電芯,滿足日常用車需求;增程能量區可采用高比能自生成負極技術,提供更大的電量,以滿足用戶的長途出行需求。
在發布會現場,寧德時代還發布了三種跨化學體系的雙核解決方案,包括鈉-鐵雙核電池、鐵-鐵雙核電池和三元鐵/雙三元雙核電池。
其中,由三元電池+三元自生成負極電池搭配的升級版產品——驍遙“雙三元”雙核電池,純電續航里程可突破1500公里。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從雙核到多核的創新架構將不只限于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未來還將在電動巴士、重卡、飛機、船舶、工商業等全領域落地,加速新能源全場景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