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全球機器人最大“練兵場” 深圳劍指“第一軍團”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安宇飛2025-04-07 06:45

      證券時報記者 安宇飛

      十年前,如果你在深圳創辦了一家機器人企業,你可能會驚訝于這樣的“深圳速度”:上午拿著一張自主設計的零部件圖紙,下樓就能找到加工廠,當天就能拿到設計好的加工件。這是深圳上市公司越疆科技分享的創業初期故事,也是十年來深圳在機器人產業發展上始終保持的“創新速度”。

      當前,機器人產業正成為全球生產力革命的重要戰場。六棱鏡創始人兼董事長耿德強表示:“全球機器人產業保持穩定增長,中國已成為最大的‘練兵場’!”而中國各大城市的產業爭奪戰也從互聯網、新能源汽車逐漸轉移到機器人產業:杭州宇樹機器人在春晚舞臺上扭秧歌,深圳的眾擎機器人完成全球首例“前空翻”,北京的“天工”機器人完成全球首例雪地狂奔……

      在這場機器人產業的“華山論劍”中,各大城市都掏出了看家本領,而深圳憑借全國第一的機器人企業數量、全國第一的智能機器人相關專利公開量嶄露鋒芒,劍指中國機器人產業“第一軍團”。在全球機器人產業最大“練兵場”脫穎而出,深圳有怎樣的先天基因和后天努力?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尋求答案。

      磁場:以上游“磁力”

      虹吸下游企業

      深圳的機器人產業就像一個啞鈴,呈現上游、下游“兩頭粗”的發展格局。耿德強表示:“深圳智能機器人集群重點優勢技術主要集中在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傳感器、機械臂和軟件算法以及下游機器人運用等領域。”

      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傳感器、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等。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深圳匯聚了全球最密集的機器人核心硬件供應商,微型驅動系統方面有兆威機電等企業,激光雷達方面有速騰聚創等,伺服系統方面有匯川技術,在3D視覺上有奧比中光等企業。以人形機器人為例,深圳核心硬件(含執行器、感知器件、控制交互、動力系統)企業超6400家。

      手握著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強磁場”,深圳得以虹吸機器人中下游企業。越疆科技創始人兼CEO劉培超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最初我在外地有做機器人想法的時候,發現圖紙要發到深圳來,買的配件都是深圳的。既然每次來回快遞都要花很長時間,干脆我就來了深圳。”越疆科技方面表示,公司從2015年創業之初就堅定地選擇了深圳,因為這里擁有完善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能為產品研發和批量生產提供堅實的基礎。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只看工業機器人的上游配套,可能長三角整體比珠三角要強一些,但深圳強在各個品類的機器人上游配套都強。以人形機器人為例,平均硬件成本的60%—70%都來自深圳及其周邊企業提供的硬件。

      “在機器人應用和落地方面,深圳也有顯著優勢。”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人形機器人為例,目前落地主要有兩大方向:其一是做出高成熟度的通用性產品,面向家庭等To C(面向消費者)場景去干活;其二是面向特殊需求進行定制化開發,如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在工廠進行了批量應用。

      在上游核心零部件環節打造了“穩固地基”,在下游應用環節打通了“市場窗口”,深圳的機器人產業才得以建起“廣廈高樓”。據企查查數據,截至2025年4月3日,深圳經營范圍中包括機器人相關產品的企業數量接近7萬家。作為對比,廣州約為6.4萬家、北京約3.4萬家、杭州約2.6萬家。

      林場:以創新土壤

      孕育產業之林

      如果把機器人產業比作一片樹林,那么深圳靠手機、汽車等產業積累下來的“電子基因”就是一顆顆小樹苗,在政策支持的沃土上生根,在金融活水的潤澤下長成參天大樹。

      巔峰時期,全球每4部手機就有1部出自深圳,2024年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是“深圳造”。消費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積累的雄厚底蘊,讓深圳電子信息產業在全國范圍內一騎絕塵,這種良好基因為機器人產業發展埋下“種子”。

      3月3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局印發《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提及:到2027年,在機器人關鍵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融合技術、多模態感知技術、高精度運動控制技術、靈巧操作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實現十億級應用場景落地50個以上,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相關企業超過1200家。

      而機器人產業是公認的“燒錢”行業,投入周期較長,深圳的金融力量為產業發展送上了重要助力。2月份,在“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新聞發布會上,深圳宣布將設立100億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基金,聚焦人工智能的軟件、硬件、具身智能等方向,投資一批高成長性企業,用百億基金解決融資難題。目前,深創投、前海方舟、達晨財智等多個深圳金融力量以真金白銀投入機器人賽道。

      六棱鏡提供的數據顯示,深圳智能機器人相關企業目前有84家拿到了天使輪融資,184家處于A輪融資,81家處于B輪融資,近70家完成了C輪及以上融資。政策的土壤配合金融的活水灌溉,讓深圳孕育出機器人產業的廣袤森林。

      新戰場:需打破人才瓶頸

      和土地制約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測算,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10.17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超過56%。

      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這一戰場,深圳不只有南山區“八大金剛”,還有匯川技術、越疆科技等各領域頭部企業。但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人才和土地將成為制約深圳人形機器人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短板因素。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深圳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比為28.8%,不僅顯著低于同為一線城市的北京(42%)和上海(33.9%),還低于杭州(29.3%)等城市。《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機器人的產業供求比例為1:10,工業機器人產業人才缺口在300萬左右,預計到2025年人才缺口將突破450萬。當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成熟度逐漸向工業機器人靠攏,人才缺口也將逐步擴大,深圳在高端行業人才方面或出現供給不足問題。

      此外,深圳深受土地資源瓶頸制約。如總部位于深圳的樂聚機器人,將人形機器人產線放到了江蘇蘇州。面對“企業在深圳,產能不在深圳”的問題,深圳也在政策端發力解決。《行動計劃》提出,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建設制造工廠,將其實施的重點工業投資項目納入《工業項目名錄》。

      在服務機器人、傳統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等領域,深圳已經走在全國前列。當人才和土地的短板因素被填補,深圳有望在人形機器人的新戰場上成為“主力軍團”,帶領全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在全球“開疆拓土”。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 色综合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夜夜春夜夜爽久久小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vr | 精品极品三级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www.伊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久久久久综合网久久|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蜜桃|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体|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er热视频在这里精品| 久久男人中文字幕资源站|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狠狠久久综合一区77777| 青青青国产成人久久111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日本加勒比久久精品|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伊色综合久久之综合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