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央視重點報道!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梁謙剛2024-12-22 08:52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fā)展,為可穿戴設備市場注入了新動力。

      北大教授團隊

      研究用植物攻克癌癥

      癌癥作為致死率較高的疾病之一,一直是人類亟待攻克的難題。

      12月21日晚間,據央視新聞報道,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杜鵬,用短短6年時間就在世界頂級期刊《cell》上發(fā)表了兩篇關于人類健康的重量級論文,其中一篇提到腫瘤治療的新策略。

      據悉,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杜鵬教授和團隊另辟蹊徑,提出利用植物中的一種蛋白,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實現(xiàn)對惡性腫瘤的廣譜抗性,這種跨物種基因工程技術為人類治療癌癥提供了一種新策略。

      杜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這個真有可能治療人的腫瘤,我們覺得現(xiàn)在很有信心,它應該能推到臨床去。”

      不管是全球還是中國的藥物研發(fā)中,抗腫瘤藥物都占據最大比重。從國家藥監(jiān)局藥品審評中心近兩年發(fā)布的《中國新藥注冊臨床試驗進展年度報告》和《藥品審評報告》來看,中國抗腫瘤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取得顯著進步,迎來眾多突破,包括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新藥臨床試驗數量不斷攀升,臨床試驗實施效率和質量逐步提高。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tǒng)計,A股市場上,有超過40家上市公司在抗癌領域有產品落地或進行研究。今年前三季度,這些公司研發(fā)費用合計達到248.57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11.73%,遠遠強于同期A股整體的研發(fā)強度。

      4家公司研發(fā)費用超10億元,分別是百濟神州-U、恒瑞醫(yī)藥、復星醫(yī)藥、科倫藥業(yè)。百濟神州-U研發(fā)費用為101.66億元,高居榜首。

      百濟神州-U是一家全球腫瘤治療創(chuàng)新公司,專注于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創(chuàng)新性療法,公司半年報顯示,目前共有3款自主研發(fā)并獲批上市藥物,包括百悅澤?(澤布替尼,一款用于治療多種血液腫瘤的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劑)、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一款用于治療多種實體瘤及血液腫瘤的抗PD-1抗體免疫療法)和百匯澤?(帕米帕利,一款具有選擇性的PARP1和PARP2小分子抑制劑)。

      8家公司研發(fā)費用占營收比例超10%,包括迪哲醫(yī)藥-U、君實生物-U、百濟神州-U、神州細胞-U、匯宇制藥-W。

      研發(fā)強度最高的是迪哲醫(yī)藥-U,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拿出5.68億元投入研發(fā),占營收的比例達到167.74%。據2024年半年報,公司自主研發(fā)了針對晚期肺癌的小分子靶向抑制劑新藥DZD6008,并成功將其推進至臨床階段,期待解決晚期肺癌未滿足的臨床問題。

      新設備較傳統(tǒng)可穿戴能量

      采集器能效提升280倍

      據科技日報,韓國科學家開發(fā)出一種三維可拉伸壓電能量采集器。這款設備可以附著在皮膚或衣服上,將身體的運動轉化為電能收集起來。與傳統(tǒng)可穿戴能量采集器相比,新設備的能效提高了280倍。相關論文發(fā)表于新一期《美國化學會·納米》雜志。

      能量采集器基于不同的工作原理,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依靠摩擦生電效應;另一類依靠壓電效應。最新設備基于壓電效應,通過皮膚的彈性或關節(jié)運動等身體活動,巧妙地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據悉,過去雖然也有科學家嘗試研制壓電能量采集器,但其中大多數采用有機或復合基壓電材料,這些材料能效相對較低,這也大大限制了它們作為可穿戴能源設備的使用。

      最新開發(fā)的設備基于具有很高壓電效率的鋯鈦酸鉛(PZT)。研究人員將PZT設計成對變形不敏感的三維結構,使其兼具高能效和可拉伸性。此外,他們還設計開發(fā)出一種全新的曲率特定耦合電極,將電極分成不同部分,確保設備產生的電能不會相互抵消。

      研究人員表示,在上述技術的強力支撐下,他們研制出的能效比傳統(tǒng)拉伸壓電能量采集器高280倍。他們希望這項技術能進行商業(yè)化生產,應用于實際生活。

      AI驅動智能穿戴設備快速發(fā)展

      可穿戴智能設備是指通過穿戴式技術設計并開發(fā),能夠直接穿戴在人體上,具備智能功能的電子設備。這些設備通常集成了各種傳感器、微處理器、無線通信模塊和電池,能夠實時監(jiān)測用戶的生理參數、環(huán)境數據等,并通過無線網絡與其他設備或云端進行數據交互與處理。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普及應用以及人工智能(AI)科技浪潮涌動,我國智能穿戴設備產業(yè)快速發(fā)展。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fā)布的《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腕戴設備(包括智能手表和手環(huán)產品)出貨市場,中國引領全球增長。

      2024年前三季度,在全球腕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1%的情況下,中國腕戴設備市場(包括智能手表和手環(huán)產品)出貨量為4580萬臺,同比增長20.1%。其中中國智能手表市場的出貨量為3290萬臺,同比增長23.3%;中國手環(huán)產品市場的出貨量為1290萬臺,同比增長12.6%。

      IDC預計,2024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5.597億臺,增長10.5%。預計到2028年底,出貨量將增至6.457億臺,復合年均增長率為3.6%。

      機構看好的

      高增長潛力股名單出爐

      據數據寶統(tǒng)計,A股市場上涉及智能穿戴業(yè)務的概念股逾150只,截至12月20日收盤,概念股合計A股市值2.69萬億元。今年以來,概念股平均上漲16.79%,跑贏同期上證指數;4股累計漲幅翻倍,分別是潤欣科技、光啟技術、恒玄科技、協(xié)創(chuàng)數據。

      潤欣科技累計漲幅244.81%,排在第一;該公司在智能穿戴領域的SOC芯片和近場揚聲器件,有應用于客戶的AR眼鏡和AI眼鏡產品。

      哪些概念股未來具備增長潛力?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2024年—2026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30%的概念股有23只。

      以最新收盤價與機構一致預測目標價相比,6股上漲空間超10%,分別是格科微、京東方A、藍思科技、快克智能、長電科技、松井股份。

      從資金流向來看,上述23只概念股中,12月以來機構凈買入超1億元的僅4只,分別是歌爾股份、瑞芯微、移遠通信、恒玄科技。

      歌爾股份獲機構凈買入8.18億元,排在首位,該公司為消費電子領域龍頭之一,主營產品涵蓋有線/無線耳機、智能音箱等智能聲學整機,以及MR混合現(xiàn)實、AR增強現(xiàn)實、智能可穿戴、智能家用電子游戲機及配件、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產品。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tài),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fā)言
      發(fā)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软件|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伊人久久综合无码成人网|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免费下载|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蜜月|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麻豆|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笫一福利免费导航 |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2020|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avtt天堂网久久精品| 精品一二三区久久aaa片| 91久久国产情侣真实对白|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