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央視重點報道!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梁謙剛2024-12-22 08:52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為可穿戴設備市場注入了新動力。

      北大教授團隊

      研究用植物攻克癌癥

      癌癥作為致死率較高的疾病之一,一直是人類亟待攻克的難題。

      12月21日晚間,據央視新聞報道,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杜鵬,用短短6年時間就在世界頂級期刊《cell》上發表了兩篇關于人類健康的重量級論文,其中一篇提到腫瘤治療的新策略。

      據悉,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杜鵬教授和團隊另辟蹊徑,提出利用植物中的一種蛋白,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實現對惡性腫瘤的廣譜抗性,這種跨物種基因工程技術為人類治療癌癥提供了一種新策略。

      杜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起點。這個真有可能治療人的腫瘤,我們覺得現在很有信心,它應該能推到臨床去。”

      不管是全球還是中國的藥物研發中,抗腫瘤藥物都占據最大比重。從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近兩年發布的《中國新藥注冊臨床試驗進展年度報告》和《藥品審評報告》來看,中國抗腫瘤創新藥研發取得顯著進步,迎來眾多突破,包括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新藥臨床試驗數量不斷攀升,臨床試驗實施效率和質量逐步提高。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上,有超過40家上市公司在抗癌領域有產品落地或進行研究。今年前三季度,這些公司研發費用合計達到248.57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11.73%,遠遠強于同期A股整體的研發強度。

      4家公司研發費用超10億元,分別是百濟神州-U、恒瑞醫藥、復星醫藥、科倫藥業。百濟神州-U研發費用為101.66億元,高居榜首。

      百濟神州-U是一家全球腫瘤治療創新公司,專注于發現和開發創新性療法,公司半年報顯示,目前共有3款自主研發并獲批上市藥物,包括百悅澤?(澤布替尼,一款用于治療多種血液腫瘤的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劑)、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一款用于治療多種實體瘤及血液腫瘤的抗PD-1抗體免疫療法)和百匯澤?(帕米帕利,一款具有選擇性的PARP1和PARP2小分子抑制劑)。

      8家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超10%,包括迪哲醫藥-U、君實生物-U、百濟神州-U、神州細胞-U、匯宇制藥-W。

      研發強度最高的是迪哲醫藥-U,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拿出5.68億元投入研發,占營收的比例達到167.74%。據2024年半年報,公司自主研發了針對晚期肺癌的小分子靶向抑制劑新藥DZD6008,并成功將其推進至臨床階段,期待解決晚期肺癌未滿足的臨床問題。

      新設備較傳統可穿戴能量

      采集器能效提升280倍

      據科技日報,韓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三維可拉伸壓電能量采集器。這款設備可以附著在皮膚或衣服上,將身體的運動轉化為電能收集起來。與傳統可穿戴能量采集器相比,新設備的能效提高了280倍。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美國化學會·納米》雜志。

      能量采集器基于不同的工作原理,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依靠摩擦生電效應;另一類依靠壓電效應。最新設備基于壓電效應,通過皮膚的彈性或關節運動等身體活動,巧妙地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據悉,過去雖然也有科學家嘗試研制壓電能量采集器,但其中大多數采用有機或復合基壓電材料,這些材料能效相對較低,這也大大限制了它們作為可穿戴能源設備的使用。

      最新開發的設備基于具有很高壓電效率的鋯鈦酸鉛(PZT)。研究人員將PZT設計成對變形不敏感的三維結構,使其兼具高能效和可拉伸性。此外,他們還設計開發出一種全新的曲率特定耦合電極,將電極分成不同部分,確保設備產生的電能不會相互抵消。

      研究人員表示,在上述技術的強力支撐下,他們研制出的能效比傳統拉伸壓電能量采集器高280倍。他們希望這項技術能進行商業化生產,應用于實際生活。

      AI驅動智能穿戴設備快速發展

      可穿戴智能設備是指通過穿戴式技術設計并開發,能夠直接穿戴在人體上,具備智能功能的電子設備。這些設備通常集成了各種傳感器、微處理器、無線通信模塊和電池,能夠實時監測用戶的生理參數、環境數據等,并通過無線網絡與其他設備或云端進行數據交互與處理。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應用以及人工智能(AI)科技浪潮涌動,我國智能穿戴設備產業快速發展。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作為全球最大的腕戴設備(包括智能手表和手環產品)出貨市場,中國引領全球增長。

      2024年前三季度,在全球腕戴設備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1%的情況下,中國腕戴設備市場(包括智能手表和手環產品)出貨量為4580萬臺,同比增長20.1%。其中中國智能手表市場的出貨量為3290萬臺,同比增長23.3%;中國手環產品市場的出貨量為1290萬臺,同比增長12.6%。

      IDC預計,2024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5.597億臺,增長10.5%。預計到2028年底,出貨量將增至6.457億臺,復合年均增長率為3.6%。

      機構看好的

      高增長潛力股名單出爐

      據數據寶統計,A股市場上涉及智能穿戴業務的概念股逾150只,截至12月20日收盤,概念股合計A股市值2.69萬億元。今年以來,概念股平均上漲16.79%,跑贏同期上證指數;4股累計漲幅翻倍,分別是潤欣科技、光啟技術、恒玄科技、協創數據。

      潤欣科技累計漲幅244.81%,排在第一;該公司在智能穿戴領域的SOC芯片和近場揚聲器件,有應用于客戶的AR眼鏡和AI眼鏡產品。

      哪些概念股未來具備增長潛力?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2024年—2026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30%的概念股有23只。

      以最新收盤價與機構一致預測目標價相比,6股上漲空間超10%,分別是格科微、京東方A、藍思科技、快克智能、長電科技、松井股份。

      從資金流向來看,上述23只概念股中,12月以來機構凈買入超1億元的僅4只,分別是歌爾股份、瑞芯微、移遠通信、恒玄科技。

      歌爾股份獲機構凈買入8.18億元,排在首位,該公司為消費電子領域龍頭之一,主營產品涵蓋有線/無線耳機、智能音箱等智能聲學整機,以及MR混合現實、AR增強現實、智能可穿戴、智能家用電子游戲機及配件、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產品。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久久久久久极精品久久久|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久久影视|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不卡|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人妻av中文字幕久久| 9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日本福利片国产午夜久久|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