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全方位行動 筑牢反詐防火墻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李穎超2024-03-15 06:57

      證券時報記者 李穎超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為了進一步普及金融知識和提升消費者教育水平,筑牢反詐的“防火墻”,不少銀行機構與支付平臺已通過線上、線下以及社交媒體等多元渠道,積極發(fā)布了涵蓋圖文、短視頻和文字等多種形式的消費者保護內容,進行全方位布控。

      記者從多個渠道發(fā)現(xiàn),交通銀行、浦發(fā)銀行、花旗銀行、蘇州金融租賃、寧銀消費金融等機構所制作的消費者保護內容,傳播范圍頗為廣泛。

      目前,反詐情景短劇、圖文并茂的案例介紹、互動性較強的游戲以及社交平臺上的視音等消費者保護宣傳形式,均獲得用戶的歡迎。

      消保宣傳形式多樣

      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為了提高廣大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意識,各大金融機構也使出渾身解數(shù),將消保宣教工作的創(chuàng)新進行到底。

      自去年以來,不少金融機構都積極更新了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內容,包括反詐情景短劇、圖文并茂的案例介紹、互動游戲以及社交平臺視音等多種形式。

      近日,交通銀行官方微信公眾號發(fā)布《消保課堂| 保障信息安全 一起來學消保“八段錦”》,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可謂圖文并茂。中國銀聯(lián)推出的“反詐情報局”專欄,也令消費者直呼“受教”。

      另一家機構浦發(fā)銀行上海分行,則聯(lián)合上海老年大學開展了“金融知識普及與反詐宣講”活動。在活動現(xiàn)場,浦發(fā)銀行的員工還針對老年人關注的理財投資問題,將真實案例改編成課本劇,以案示險,通過金融知識普及與反詐宣講,將知識點提煉、鞏固、總結,讓參與者潛移默化地吸收了相關的理財知識和權益保護技能。

      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與日俱增的大環(huán)境下,通過各方的不斷努力,我國的消費環(huán)境建設也取得了積極成效。

      3月14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的2024年“激發(fā)消費活力”消費維權年主題調查結果顯示,多數(shù)受訪者認為消費環(huán)境越來越好。在此次調查最終回收的38297個有效樣本之中,有超七成消費者自認能做到理性決策,理性消費趨勢顯著。

      與此同時,一些薄弱短板和新老問題仍然困擾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網絡謠言和預付卡經營者“跑路”等問題亟待治理,價格虛高、虛假宣傳、貨不對板、售后服務沒保障、損害健康和假冒偽劣等現(xiàn)象同樣不容忽視,應當加強治理。

      個人信息頻遭泄露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的上述調查報告還顯示,盡管多數(shù)受訪者認為消費環(huán)境在逐步改善,但“個人信息泄露”仍是突出的短板問題,位列各類困擾之首。

      隨著數(shù)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包括商業(yè)銀行等在內的金融機構,其業(yè)務模式圍繞大數(shù)據(jù)展開已日趨常態(tài)化,用戶畫像構建、精準營銷等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這也引發(fā)了消費者對于信息安全的擔憂。在金融機構搜集原始信息數(shù)據(jù)的過程中,難免有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之嫌,合規(guī)風險也隨之上升。

      近年來,更有詐騙分子利用公眾對數(shù)字人民幣的關注,制作仿冒的數(shù)字人民幣應用程序(APP),誘導用戶輸入個人信息、交易密碼等敏感信息,從而竊取用戶資金和個人信息。

      另外,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越來越發(fā)達,人工智能(AI)技術也迅速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不法分子利用泄露的個人信息進行詐騙的方式也更新迭代。去年已有案例顯示,詐騙分子盯上了AI技術,利用人臉信息“以假亂真”地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浙江網信網刊登的一篇文章曾指出,隨著AI技術的普及應用,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的精準性、迷惑性、隱蔽性在增強,公安、檢察等政法機關辦案將面臨偵查破案難、電子證據(jù)調取難、認定處理難等現(xiàn)實問題。

      自我保護意識需提高

      梳理近年來的行政處罰信息可發(fā)現(xiàn),央行針對“個人金融信息”方面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已開出上百張罰單,涉及銀行、券商、支付機構、消費金融公司等多類機構。

      一方面監(jiān)管部門對個人信息保護與數(shù)據(jù)安全日益重視,另一方面消費者對于自身生物識別信息如人臉等,仍需提升保護意識。曾有消費者向記者坦言,為了方便生活支付,對人臉識別等隱私保護選擇了妥協(xié),“個人信息難以避免泄露,保護似乎徒勞”。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考慮到消費者在信息泄露后維權難之又難,因此在信息采集環(huán)節(jié)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就顯得尤為關鍵,多方應積極形成合力,共同“圍剿”信息泄漏的萌芽。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發(fā)現(xiàn),一些社區(qū)已與警方積極合作,定期開展反詐教育活動。同時,反詐宣傳內容也在眾多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展示板上頻頻亮相。

      目前,我國已構建起了完善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框架。在實踐層面,銀行及金融科技集團正不斷加強風控技術手段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監(jiān)管部門也頻繁發(fā)布有關消費者保護及反詐宣傳內容,積極指導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升消費者的理財防騙意識。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tài),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fā)言
      發(fā)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久久WWW色情成人免费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免费看|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pp|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 久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2021久久国自产拍精品|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秒|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久久天天日天天操综合伊人av|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精品久久伦理中文字幕|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